一、顆粒物傳感器:激光散射精準捕捉
M2000 搭載美國 Temtop PM-300 激光傳感器,基于MIE 散射法粒子濃度分析技術工作。設備通過自主研發風道吸入空氣,內置激光發射器發出穩定光束,當空氣中的 PM1.0、PM2.5、PM10 等顆粒物穿過光束時,會產生散射現象。
光電傳感器捕捉散射光強信號并轉化為電壓脈沖,經前置放大與 AD 轉換后,由微處理器通過算法處理,換算出單位體積內不同粒徑顆粒的個數及質量濃度,精度可達 ±10μg/m3,實現顆粒物的實時精準監測。
二、二氧化碳傳感器:紅外吸收定量檢測
采用瑞典 Senseair 的非色散紅外(NDIR)技術,傳感器內部紅外燈發出特定波段紅外光,待測空氣進入檢測腔后,CO?分子會選擇性吸收該波段光線。
光強的衰減量與 CO?濃度成正相關,通過檢測器捕獲光強變化,轉化為電信號。經濾波、放大及 ADC 轉換后,微處理器結合溫度、壓力補償算法,最終計算出 CO?濃度值(測量范圍 0-5000ppm),響應時間僅需 10 秒。
三、甲醛傳感器:電化學原理連續監測
配備英國 Dart 電化學式甲醛傳感器,基于燃料電池原理工作。傳感器內部的工作電極與計數電極形成回路,甲醛分子在工作電極發生氧化反應釋放電子,電子經外電路流向計數電極,與氧氣發生還原反應消耗。
內電路通過電解液離子流完成電荷平衡,產生的電流信號與甲醛濃度呈線性關系。經電流 - 電壓放大及溫度補償處理后,可實現 0.001mg/m3 分辨率的連續監測,無需氣泵輔助采樣。
四、數據融合:多源信息精準整合
各傳感器原始數據經預處理(濾波、降噪)后,通過設備內置算法進行數據級融合,消除單一傳感器的不確定性。最終將顆粒物、氣體、溫濕度等多維度數據整合輸出,確保監測結果的可靠性與準確性。